1、JAR包:实际是zip文件,里面可以包含.class文件(字节码),也可以包含其他图像、声音文件。
2、JDK5之后支持pack200格式,号称比传统的jar包压缩率更高。
3、创建jar包命令:
#格式
jar cvf JarFilename File1 File2 ...
#例子
jar -cvf MyProxy.jar ./TestProxy.class
4、JAR包还应当包含一个清单文件(manifest.mf)。它位于JAR包/META-I[......]
1、JAR包:实际是zip文件,里面可以包含.class文件(字节码),也可以包含其他图像、声音文件。
2、JDK5之后支持pack200格式,号称比传统的jar包压缩率更高。
3、创建jar包命令:
#格式
jar cvf JarFilename File1 File2 ...
#例子
jar -cvf MyProxy.jar ./TestProxy.class
4、JAR包还应当包含一个清单文件(manifest.mf)。它位于JAR包/META-I[......]
1、接口:用于描述类应当实现什么功能,但接口不包含实现。一个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。比如用于比较的接口:
public interface Comparable
{
int compareTo()(Object other);
}
上面的Comparable接口中,返回值定义如下:
(1) x < y,返回负数
(2) x > y,返回正数
(3) x = y,返回0
2、接口中所有的方法,默认为public,无需再定义。
3、接口中可以包含N多方法,[......]
1、继承(inheritance):利用已存在的类构造一个新类,复用前者的方法和域。
2、反射(reflection):程序运行期间发现更多的类及其属性的能力。
3、继承:is-a关系。
public class Manager extends Emplyoee
{
//......
public void setBounds(double b)
{
this.bouns = b;
}
private double bouns;
}[......]
1、Knuth:算法+数据结构 = 程序,算法优先。
面向对象:数据优先。面向对象利于划分,隔离子模块,方便调试与开发。
2、类(class)是构造对象的模板。类->对象的过程叫做实例化(instance)。
3、对象一般将数据域(instance fields)封装(encapsulation)在对象内部,对外提供方法(method),用于整体操纵类的状态。
4、OOP原则一:封装是必须的,不能让外部直接操纵类内部数据对象。
5、OOP原则二:类可以扩展自另外一[......]
不用SimpleDateFormat就能格式化的,之前3年一直都太土太土太土了……
%1$tx,其中1表示第一个参数需要是Date,t是表示转入日期控制,x表示一般的ymd哪些什么的日期控制。
//格式化
String tmstr = String.format("%1$tY-%1$tm-%1$td %1$tH:%1$tM:%1$tS" , new Date());
//输出 2011-12-09 17:14:57
System.out.println(tmstr);[......]